空氣質量監控系統
一、系統介紹
空氣質量監控系統是在建筑節能控制系統的基礎上,根據國標GB/T 50378-2019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要求,結合自動控制技術、空氣質量參數(一氧化碳、二氧化碳、PM2.5、甲醛等)、中國建筑標準的實際應用需求而專門研發定制的智能控制系統??諝赓|量監控系統可以和智能照明等其它相關系統實現無縫對接,主要應用在人員比較密集或區域空氣質量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的場所,比如學校、醫院、地下停車場、商場、車站、辦公樓、機場等。
空氣質量監控系統主要是通過各類探測器采集調控區域內空氣成分的相關參數,實時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最終通過對風機、新風等設備的控制以實現空氣交換或處理達到調節空氣質量的目的,同時可根據預設自動進行調節,最終使空氣質量達到綠色標準的智能化系統。
空氣質量監控系統架構圖:
二、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設計說明
1.設計依據:
?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
?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
?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
?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15
? 《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JGJ/T 229-2010
? 《公共建筑室內空氣質量控制設計標準》JGJ/T 461-2019
?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
2.在管理中心設置空氣質量監控主機,主機具備實時監測顯示、統計、存儲、分析、報警等功能。
3.在各機械通風設備的電氣控制箱內設置空氣質量控制器。
4.在地下車庫各分區分布設置CO、THI(溫濕度)等探測器;地上人員密度較高的區域分布設置CO2、HCHO(甲醛)、PM2. 5等探測器并以總線方式接入空氣質量控制器。
5.空氣質量控制器實時接收各探測器檢測的濃度信號,并依據CO、THI(溫濕度)、CO2、PM2.5、HCHO(甲醛)等濃度的變化,自動控制風機、新風、空調等設備,使空氣質量達到綠色環境的要求。
6.AT- BUS總線選用RVSP2*2*1.0;管線敷設可選用金屬電線管,并用金屬軟管與探測器連接。
7.室內空氣質量探測器安裝在空氣流通處;應避開通風口、通風道等風速高的區域;探測器高度為距地1.0-1.5米,車庫CO探測器安裝距地1.8-2.5米。
8.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可自成體系,也可通過OPC等方式與樓宇自控系統互聯。
三、空氣質量監控系統模塊
序號 | 設備名稱 | 產品型號 | 圖片展示 |
1 | 空氣質量控制器(分區控制器) | AT-CAQ | ![]() |
2 | PM2.5/PM10探測器 | AT-SPM25/AT-SPM10 | ![]() |
3 | 一氧化碳探測器 | AT-SCO | ![]() |
4 | 二氧化碳探測器 | AT-SCO2 | ![]() |
5 | 溫濕度探測器 | AT-SLTHI | ![]() |
6 | 甲醛探測器 | AT-SHCHO | ![]() |
7 | 多合一探測器 | AT-SLX00 | ![]() |
8 | 干接點 | AT-DRY08 | ![]() |
9 | 區域主機 | AT-MAIR | ![]() |
10 | 協議轉換器 | AT-PC232 | ![]() |
11 | 網關 | AT-GW01 | ![]() |
12 | 電源模塊 | AT-P0A8/AT-P2A5 | ![]() |
13 | 圖形監控軟件 | AT-SGMSK | ![]() |
四、主要功能
中央管理:通過建筑節能控制系統平臺(AT-SGMSK空氣質量圖形監控系統軟件)對各終端負載進行智能遠程監測與控制管理,具備對終端區域空氣質量實時監測、顯示、統計、存儲、分析、報警等功能。
手動控制:根據實地需求通過安裝在各區域的控制按鈕、面板來實現對終端負載(風機、新風、空調等設備)的智能控制, 使空氣質量達到綠色環境標準要求。
傳感控制:根據需求在不同區域設置CO、CO2 、PM2.5、PM10、HCHO(甲醛)、C6H6(苯)、VOC(揮發性有機物)、THI(溫濕度)等探測器實現對相應區域的空氣質量監測,自動控制通風等設備,使空氣質量達到綠色環境標準要求。
時間控制:可根據實地需求對各區域進行特定的時間段控制使相應區域的空氣質量達到最優標準。
狀態反饋:可以實時反饋各終端負載狀態。
模塊運行:不完全依賴建筑節能控制系統平臺,如遇系統崩潰等突發情況各模塊單元之間仍可互相通訊、正常工作。
系統聯網:可接入互聯網,并與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樓宇智能化控制系統、消防、安防及其它智能系統聯動。
五、系統優勢
1.智能化、高擴展性
由于不同區域造成空氣污染的成分不同,所以需配置不同的探測器來監測各區域不同氣體的含量,從而達到調節空氣質量的目的,也可根據后期實際情況隨時在線增加不同的探測器來達到精準調節空氣質量的目的,方案的修改與變更的靈活性可以達到智能主動調節空氣質量的目的。
2.管理、運行、維護方便
運用建筑節能控制系統平臺進行集中監測與管理,可實時對各區域空氣質量進行監測、統計、存儲、分析,并根據實地需求對終端負載(風機、空調等)進行集中遠程或就地手動控制從而達到調節空氣質量的目的,不僅大大提高了管理、運行、維護的效率,也降低了各方面成本。
3.節能、環保
利用建筑節能控制系統平臺、混合控制等方式來精準控制負載狀態,相比傳統控制下常開等單一的工作狀態大大降低了各負載(風機、空調等)的使用時間,使系統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并延長設備壽命;利用探測器探測室內空氣,通過調節負載(風機、空調等)來自動調節該區域的空氣質量,既能保證室內最佳的空氣質量環境,又能達到節能的效果。根據各區域的空氣質量情況自動調節,并可配合定時等設置來調節,使系統能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
六、應用范圍
1.行政辦公建筑:機關、企業單位的辦公樓等。
2.文教體育建筑:學校、圖書館、文化宮、檔案館、科技館、文化中心、體育館等。
3.商業住宅建筑:商業綜合體、超級市場、住宅小區、精裝公寓、養老公寓等。
4.賓館酒店建筑:酒店、會所、旅游度假村等。
5.市政交通建筑:機場、高鐵站、火車站、地鐵站、港口、客運站、城市管廊、隧道等。
6.醫療衛生建筑:醫院、診所、療養院等。
7.會議展覽建筑:影劇院、音樂廳、會展中心、展覽館、博物館、紀念館等。
8.園林景觀建筑:主題公園、游樂園、動植物園、亭臺樓榭等。
9.生產企業建筑:廠房、園區、辦公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