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發展現狀及方向
發布時間:2022-03-28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愈加嚴重,尤其是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關鍵性問題。為了能夠更加全面、準確的了解空氣質量,引進先進技術構建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但是就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發展現狀來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有待完善。本文主要就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發展現狀展開分析,就其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合理的應對措施,明確未來發展方向。
空氣質量測量系統是一套應用先進的自動空氣測量監測儀器形成的系統,主要是針對空氣質量情況進行信息采集和分析,為空氣質量報道提供參考依據,有助于更有效的提升我國空氣質量監測水平??諝赓|量監測系統包括中心計算機、質量保證實驗室以及監測子站等眾多部分,基本上實現了對空氣質量數據的自動化采集、自動化分析和處理,更加直觀的展現出某個地區的空氣質量情況。這種方法實用性較強,在西方發達國家均采用此種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加強對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于后續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空氣質量監測技術發展現狀
點式的空氣質量監測儀。該系統較為常見,在實際應用中主要包括固定站房式和車載式兩種安裝形式,能夠實現自動化數據采集、自動化分析,保證系統的正常采樣工作運行,并且將設備運行狀況記錄下來,通過通訊方式將數據傳輸到中心計算機室。這種系統具備強大的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能夠實現對記錄儀的遠程控制管理,生成數據報表等眾多功能,減少人員工作量,規避人為誤差的出現。
開放式空氣質量監測系統。主要是采用線采樣,這種方法較之電點式質量監測系統而言存在明顯的差異,有助于更加直觀、全面的展現空氣質量表征,同時對SO2、NO2、O3幾個參數進行測量。具有十分突出的高分辨率、高靈敏度的特點,測量結果更具代表性,運行成本更低。但同樣的,該系統對于測量環境較高,如果空氣懸浮物較多情況下,會影響到測量結果。
二、空氣監測網絡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在全國103個城市中建立了空氣質量監測站,并形成了全國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實現對重點環境問題的空氣質量進行實施發布和預測工作。監測工作內容包括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懸浮顆粒物的測量,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則是建立了復合型的大氣監測網絡,主要是針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顆粒物等問題的監測工作。
三、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存在的問題
在計劃經濟年代,我國為了能夠盡快追趕上世界其他各國的綜合國力,采用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式,致使留下了很多環境問題,諸如霧霾問題,空氣質量偏低,這就為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當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發展現狀來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其一,國內的點式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無論是在穩定性還是長期運行性方面,較之國外而言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儀器設備較為落后。國產儀器設備在使用中,檢測限和長期漂移指數較之國外的儀器設備要高的多,主要監測內容是針對O3、NOX、CO、SO2等參數,這些空氣監測擦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基本滿足國家工作要求,但是在空氣質量監測中仍然存在差距,缺少對重金屬以及有機物等有毒污染物的監測,多數的空氣質量監測儀器是從國外進口而來。其二,技術水平偏低,無論是2000年國內首套AQMS還是安徽藍盾生產的DAOS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較之國外而言技術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全國統一的運行管理體系尚未健全。
四、發展趨勢
1.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發展方向
結合實際情況,優化空氣質量監測系統性能指標,選擇更具前沿的儀器性能指標;生產工藝,確保儀器設備在長期使用中準確性和穩定性有所提升;監測參數,保留以往的監測參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重金屬以及有機物等有害物質的監測,從一般的城市口弄起質量監測朝著溫室氣體監測以及空氣監測方向發展;從常規空氣精度朝著國際先進高精度和高穩定性方向發展,以此來滿足空氣質量監測需要;產品形式逐漸從單一點式監測系統朝著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多種監測方式發展。
2.監測網絡的發展趨勢
以國家監測網絡為主題,地方監測網絡為輔,覆蓋更加全面的、層次分明的空氣監測網絡,從而有效推動我國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的統一規范運行,構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更加高效的國家——省市區——地方網絡數據共享。
3.質量保證系統的發展趨勢
構建構架——省市區——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控制實驗室體系,根據控制標準溯源傳遞,嚴格遵循質量監測指標開展監測工作;建立全國統一的空氣質量控制體系,不斷優化和完善大氣監測系統。
五、結語
綜上所述,空氣問題是當前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首要問題,如何能夠有效的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空氣質量監測水平是當前首要工作重點內容。